大家好,我是住培生代表段瑞欣……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的我内心如初升的朝阳,满怀着激情与梦想,伴随着全体住培生铿锵有力的宣誓,就这样,我开始了憧憬已久的住培生涯。
踏上住培之旅,就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个新起点,这里充满了挑战、成长与蜕变,从医学生到医生,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绝非一蹴而就!住培是一名医师规范化临床操作与思维的开始,也是塑造医德医风的关键环节。其间,我哭过笑过,迷茫过彷徨过,开心过快乐过,有一腔热血、一往情深,也有一肚子的委屈和一地的鸡毛。
住培伴我成长,初期我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吃透会自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诊疗的实践。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住培期间,老师们会通过小讲课、病例讨论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夯实专业知识,超声科老师传授我们想打好每一个切面,没有捷径唯有大量的实操,磨炼凝聚成能力,我曾记得做了近350例患者后,终于打出了和教材上如出一辙的心脏标准切面,这一刻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我至今难以忘怀!我顿悟到 “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熟练掌握基本功是诊治的关键保证,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
一台仪器,一个探头,一袭白衣,端坐在显示屏前,透过一张张声像图,探出了人体的奥妙,作为超声科医生,我们肩负着患者就诊的重要一环,必须具备极其扎实的专业基础,时刻保持探究之心,古人常说“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我深感并不是有一本医师资格证书就能当好医生,人命关天,容不得丝毫马虎和一知半解。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停经8周的患者,进行认真全面的超声探查后,判断是完全性纵膈子宫合并宫内早孕,而此时老师的教导萦绕心头,谨言慎行、明察秋毫是每位医生的责任,签发报告上的白纸黑字绝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关乎患者的精准诊疗方案。我警醒:难道又是一例常见病吗?我迅速查阅文献,经过不断地思考,并与老师请教,抽丝剥茧、最终豁然开朗,本例是一种罕见疾病,后通过追踪随访验证了诊断。面对复杂的病症,我时常感受到束手无策,理论与实际的差距,理想与现实的冲击,我体验到了医者的不易,真正体会到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唯有不断积累,提高专业水平,紧跟专业前沿,才能做出精准诊断。这就是一名医生的职业素养与责任,体现着无尽的价值感,方能回报病人的信任与嘱托。
历历在目,我曾接诊一名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患者,在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扫查时,老人突然出现极度烦躁、大小便失禁的状况,顿时,异味充斥了整个诊室,是旁若无事地继续检查?还是协助家属耐心安抚处理?我没有丝毫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白衣天使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有住培期间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面对生命的悲喜,不仅在于医术,更在于仁心,这便是医者的情怀与大爱。正如所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心内科是我轮转的第一个临床科室,忘不了李老师教我识别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这是与死神抢时间!忘不了第一天在心内科值班,和时间赛跑做了56个心电图,同时和老师成功抢救了四个急重病人,当与夜班医生交接班后,如释重负的我才感受到身体的无力和酸痛,也深深体会到了医生的不易与伟大。老师们奋不顾身的身影让我震撼,抢救成功后疲惫但充满欣慰的微笑也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场面都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中。
思政教育是我们住培的必修课,通过不断学习使爱国主义情怀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我有了深刻的收获和感悟,不仅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决心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望初入住培的青涩时光,仿佛昨日重现,而今,一年多的磨砺与成长,已让我在医学这片充满爱与希望的沃土上深深扎根,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纵然前方还有无数未知与挑战,我将带着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技能,厚积薄发,保卫健康,让梦想的火焰在心中永不熄灭!
供稿:包头市中心医院 段瑞欣
审核:崔欣波
复审:刘智慧
终审:贺彩丽
主办单位:澳门赌场网站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宣传处
蒙ICP备19004499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85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