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要点的通知
各盟市卫生局,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结核病防治研究中心:
现将《2014年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4月4日
2014年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要点
2014年,按照委党组确定的中心任务,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落实免疫规划、慢性非传染性病、地方病、重性精神等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贯彻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创新改革管理模式,开展“购买服务”试点工作,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建立新型防控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
(一)鼠疫防控
加大国家和自治区级鼠疫监测点及重点盟市、旗县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疫情监测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预警预测和分析报告能力。在重点地区和鼠间鼠疫流行地区开展灭鼠灭蚤活动,控制动物间鼠疫流行,严防发生人间鼠疫。加强鼠疫联防联控,认真做好应急实战演练和相关物资储备工作,开展基层骨干能力培训,提高综合应急反应能力。
(二)结核病防控
继续组织实施中央补助重大公共卫生结核病防治项目,全区完成17514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和司法系统933例病人的发现、随访、规范治疗。完成对53589例可疑患者检查、7006例密切接触者调查和3865例报告疑似病人的追踪任务,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治愈率达到90%以上。
在农村牧区活动性肺结核病管理实行“四补两免两调整”政策,率先在38个贫困旗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稳步推行结核病新型防治服务模式。加快盟市、旗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建设,建立“三位一体”、“三方联动”的新型防治服务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工作方案(2014-2015年)》要求,组织实施全区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
(三)艾滋病防控
全面推进艾滋病、性病和丙肝防治工作。全区完成46320例自愿咨询检测、34475例监管场所高危人群检测、282例艾滋病新发感染者检测、10205例暗娼及1970例男男性行为综合干预、738例感染者随访管理和275例艾滋病患者药物(一线药物)规范治疗任务。完成55个哨点的监测工作,完成率不低于95%;性病监测哨点5种性病病例报告准确性达到95%以上,漏报率控制在5%以内。各旗县(市区)的性病诊疗机构首次就诊者梅毒筛查率达到60%以上。
建立和完善美沙酮维持治疗点建设工作,完成2100例吸毒人群维持治疗任务。做好艾滋病确证、初筛、CD4细胞检测、病毒载量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按照国艾办部署,落实第三轮城市和旗县(区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及相关工作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自治区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的组织协调管理作用。
(四)人间布病防控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布病防控实施方案》要求,急性期布病患者治愈率和重点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实施方案目标要求。
落实《自治区在农村牧区急性期布病和活动性肺结核病实行“四补两免两调整”指导意见》,建立新的激励、补助与管理工作机制。加强人间布病防治综合示范区管理。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诊断治疗效果等综合评估工作。
二、依法管理传染病,提高监测预警报告处理能力
强化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手足口病、麻疹、炭疽和流行出血热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强化监测、预警预测和疫情报告处理,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流行。加强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流感监测、报告和流感网络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做好全区流感监测周报告分析、流感网络监测哨点医院和流感检测网络实验室考核及技术指导工作。强化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职责,做好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工作,提高传染病监测网络报告质量。
三、落实免疫规划措施,提高疫苗预防接种质量
做好全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工作,以苏木(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免疫,加强麻疹病例监测和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扎实推进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在重点地区实施两轮适龄儿童脊随灰质炎疫苗补充免疫活动。规范各级医疗机构脊灰相关病例(AFP)监测和报告工作,做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
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处理工作。积极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建设。
四、强化地方病及包虫病防治,巩固扩大成果
做好全区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水质和病情监测工作。开展碘盐监测,继续落实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保持在90%以上。落实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病情监测任务,为350例大骨节病和200例克山病适宜患者提供规范治疗。完成国家和自治区监测点工作。
加强包虫病防治工作,全区完成重点人群105800例血清学检测、71900例B超检查、280例规范内科治疗和50例手术治疗任务;落实27500只犬粪抗原检测和130000只犬的驱虫管理任务。完成12个旗县包虫病基线调查任务。
五、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等疾病防治,落实项目任务
完成20个国家(死因)疾病监测点督导及资料汇总等工作。在社区推广慢病管理工具使用,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建设活动。完成食管癌早诊早治筛查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任务。落实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干预试点项目,在项目试点地区对7~9岁儿童的50000颗牙进行窝沟封闭,封闭完好率达到85%以上。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
六、加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力度,落实救治政策
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4个项目地区完成83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应急处置、958例高风险患者的管理指导、1800例门诊贫困患者免费服药治疗和450例贫困患者紧急住院治疗任务。完善和加强全区重性精神疾病网络直报工作,提高报告质量。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考核评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