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58号提案的答复
李小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医保服务,进一步提高慢性患者就医满意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自治区远程医疗平台通过“专网+互 联网”形式已覆盖全区所有盟市和旗县,共340家各级医疗机构。通过各类远程医疗设备、附属设备、软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自治区远程医疗实现了高质量的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急诊、远程教育等基础性远程医疗服务,开展了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超声指导/诊断、远程病理诊断等专科类远程医疗服务,以及远程医学讲座、远程手术示教、远程学术论坛等高端远程医疗教学服务。目前已完成了区域医学影像诊断平台、区域病理诊断平台的初步建设工作,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区域医疗模式。年远程医疗业务量从2012年平台建立最初200例次,上升至2023年10.2万例次,平台内会诊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远程医疗业务也逐步向着多元化发展。覆盖全区的远程医疗体系,在应急救援和重大医疗事件援助中,高效调度医疗资源,及时有效 指导医疗救治,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远程医疗实现医疗帮扶零距离,对全区各盟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开展免费远程会诊,着力破解贫困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为全区边远地区贫困患者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
二是试点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构建城市网格化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信息一体化管理,进行整体信息化架构设计和建设,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管理、医疗、患者信息安全有效地互联互通,结合远程医疗协作网的远程医疗、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教学、远程心电检查、远程监护等形式,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
三是加强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各地要对慢病患者分类管理、精准服务,提供健康咨询、筛查评估、监测随访、指导干预等健康管理服务,推进个性化服务。家庭医生可为符合条件的签约人群提供慢性病长处方、延伸处方、中医药“治未病”等适宜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木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长期处方服务,为病情稳定的患者开具4—12周长期处方,并逐步扩大慢性疾病病种覆盖范围,保障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需求。在确保信息真实和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对农村牧区等边 远山区的慢性病签约患者,经患者本人授权后可由家属代开药。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