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65号提案的答复
李艳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护工队伍建设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养老服务工作中,我委承担的主要职责是开展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近年来,我们在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完善政策,强化人才队伍制度保障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工作发展,先后制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2021—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单独或以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出台《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多个重要文件。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增设健康和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的可根据协议获取合理合规报酬,在内部绩效分配时给予适当倾斜;鼓励职业医师、注册护士到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支持医务人员特别是退休返聘且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投入专项资金建设自治区级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连续3年开展老年医学人才培养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培训2千余名老年医学工作者,为老龄健康工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拓宽渠道,扩大基层人才队伍供给
各地积极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依托医联体(医 共体)积极引导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人员加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选聘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医生、退休医生从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9883个,家庭医生24809人,其中全科医生6283人、专科医生8914人。近年来,我区招收280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600余人,1334名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赴基层履约,覆盖575个卫生院。优化基层医疗人员招聘方式,择优招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2400余名。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动员和组织乡村医生参加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围绕全科理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建立家庭医生技能培训体系,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用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家庭医生临床诊疗综合服务能力。
三、协同联动,提升基层为老服务水平
部分盟市旗县区建立地区总医院,以所在地人民医院和中医(蒙医)医院牵头,托管地区乡镇卫生院和基层医疗卫生中心,部分诊疗科目实现基层诊疗、上级诊断,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医疗资源共享一体化服务。依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平台,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签约、健康咨询、预约就诊、健康管理、慢病随访、报告查询等服务。通过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名医工作室”、对口支援等形式引导各级医院专科医师到基层机构坐诊、临床带教、开展业务指导等,参与签约和临床诊疗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建设国家级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18个,182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上门护理服务,115家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做好老年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促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打造更加专业、优质的基层专业人才队伍,努力提升老龄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
感谢您对自治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关注。
2024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