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428号提案的答复
蓝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管理的提案》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改革创新,健全运行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自治区印发了《关于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等方面制定12项措施。重点突出政府办医责任,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支出由地方政府足额安排;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 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完善收入和待遇保障机制,对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开展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发放绩效工资,绩效系数向特殊岗位、关键岗位倾斜,绩效工资向业务骨干、成绩突出的医务人员倾斜,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区12个盟市均出台了配套政策,88%基层医疗机构改善了就医服务环境;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已全部完成中医馆(蒙医馆)建设。
二、坚持资源统筹,提升服务能力“十四五”以来,我区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强社区医院建设为抓手,调整基层资源、优化布局配置、强化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
(一)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短板强弱项,按照国家服务能力标准加强能力建设,全区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机构共1009个,占比64.06%。二是开展基层能力调查评估和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测评。分析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提升发展方向;评估各地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水平,制定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方案,逐步提升其服务能力。2023年我区参与调查的机构全覆盖,能开展50个病种以上的机构占比10.78%,比上一年度提高1.58个百分点。基层医务人员摸底考试平均58.22分,比上一年度提高3.97分,考试合格率57.10%,比上一年度提高12.33个百分点,基层服务能力和人员技术水平逐步提升。
(二)基层服务内涵持续丰富。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2023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89元,全年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220.42万人,规范管理服务率65.35%,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62.6万人,规范管理服务率62.86%,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管理服务率68.88%,完成了年度目标。推动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提升,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全区 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9538个,签约率 49.1%,重点人群签约率78.56%。加强传染病防控,发挥基层机构应对季节性呼吸道疾病 流行防控网底作用,持续巩固“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成果;推动成立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12982个,覆盖率99.51%,协同加强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加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动态健康管理,完成299.35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摸底调查和分类管理工作。
(三)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以盟市为单位,建设部署了基层HIS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基于盟市平台的互联互通、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和基本医疗服务信息化;推动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的部署应用,利用移动终端为群众提供 健康管理、随访服务等工作;推进医共体试点旗县信息化建设,部署协同门诊、远程会诊、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功能应用,与县级牵头医院建设的诊断中心对接,利用信息化助力上级医疗资源下沉。
(四)人才队伍不断加强。持续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培养,2019年以来,依托国家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专项资金,采取“理论培训+医院实践”的方式,连续五年实施基层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共计培训1.46万人次,实现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全覆盖。 加大大专以上医学生招聘力度,允许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医 学类应届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2019年以来,共招聘大专以上医学专业毕业生19 名。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今年4月已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98名,来填补乡村医生岗位空缺。优化基层医疗人员招聘方式,下放基层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组织权限,鼓励“县招乡用”专岗专用,近三年,全区累计招聘基层医务人员2142名。
2024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