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731号提案的答复
中国民主同盟内蒙古区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内蒙古老年医院,促进康养服务高质量供给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措施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工作发展,先后制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2021—2025年)》、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单独或以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出台《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多个重要文件。积极推动土地、税费、医保等扶持政策落地落实。将健康老龄化和医养结合工作纳入盟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压实责任,形成合力。
二、扩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
加快推进内蒙古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建设,将北大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打造成自治区安宁疗护示范建设基地,建立安宁疗护服务联盟。加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互联网+护理服务”,提升同质化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区88.7%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公立中医(蒙医)医院全部设置治未病科或康复科。建设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城市6个,试点盟市安宁疗护病区建设覆盖率达到78%。
三、提升老龄健康服务水平
探索实施医养签约、医中办养、养中设医、居家社区医养等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将老龄健康和医养结合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每年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康复指导、保健咨询、营养改善等服务,对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推动“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业务开展,为老年人提供在线签约、健康咨询、预约就诊、健康管理、慢病随访、报告查询等服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整合门诊办、医保办、咨询服务台等功能的“一站式”窗口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建设国家级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18个。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92个,总床位达到3.65万张,医养签约合作958对。182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上门护理服务,115家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
四、充分发挥中医(蒙医)特色优势
发挥中医药(蒙医药)在老年人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引导各地利用好自治区养生资源优势,打造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康养产业,延展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康养服务业态。北京中医院内蒙古医院老年病科、鄂尔多斯市蒙医医院老年病科入选国家中医(蒙医)优势专科。建设中医药(蒙医药)健康旅游基地3个(鄂托克前旗阿吉泰、呼伦贝尔蒙医医院、呼伦贝尔蒙古之源蒙医药原生态旅游景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中蒙医院龙沐湾医养结合中心、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阿吉泰养生园、阿拉善盟贺兰山康养中心等都在积极打造中。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职能职责,继续完善支持政策,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不断增强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切实提高群众健康养老获得感和满意度。
感谢贵单位对自治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关注。
2024年8月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