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58号提案的答复
包晓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区优化慢性病长处方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与便利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落实长期处方管理工作
2023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内卫办医字〔2023〕705号),制定内蒙古自治区长期处方适用疾病参考病种目录,指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稳妥推进长期处方管理工作,满足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需求。
二、方便群众就医开药
家庭医生可为符合条件的签约人群提供慢性病长处方、延伸处方、中医药“治未病”等适宜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木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长期处方服务,为病情稳定的患者开具4—12周长期处方,并逐步扩大慢性疾病病种覆盖范围,保障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需求。在确保信息真实和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对高龄、卧床等行动不便的慢性病签约患者,经患者本人授权后可由家属代开药。
三、深化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并及时更新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服务台账,根据健康需求分级分类做好健康管理和转诊转介服务。加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苏木乡镇卫生院设置老年人友好服务岗位或窗口,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诊疗、就医咨询、导诊以及自助信息设备、手机终端等协助办理服务。
四、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家庭医生要加强对签约群众的联系,通过电话、微信、短信或信息化平台等每季度至少联络一次,及时回应群众健康咨询。对重点签约居民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签约包服务内容开展相应频次的随访和履约服务。在充分评估前提下,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确有需求的人群,要结合实际提供上门诊疗、药学服务、医疗护理、康复治疗、随访管理、健康指导及家庭病床等服务,提升老年人、残疾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提供上门服务过程中,要加强人员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确保人员和医疗安全。
五、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
将140家互联网医院建设列入2023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建设任务。截止到2023年底,全区63家三级公立医院完成了互联网医院建设、77家二级医院开展了互联网医疗服务。截止到2024年5月,互联网医院诊疗人数达到41.4万人次。通过线上预约挂号、线上咨询、线上支付、医保结算、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慢病处方流转等功能应用建设,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将院内就诊流程中70%的服务转移到线上,解决线下就诊耗时长、待诊患者集中、就医体验感差等问题。同时,为慢病患者提供第三方处方轮流转等服务,为老年、慢病患者复诊送药到家,让就诊患者体验感得到全面提升。
2024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