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81号提案的答复
薛慧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机制,保障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将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加强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优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指导,规范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加强质量控制。健康体检结果及时反馈本人或其监护人,并根据体检结果做好健康管理,对结果异常的,指导及时就诊并做好追踪随访,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日常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动态更新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大数据分析,优化健康管理服务。
二、扩充家庭医生服务队伍
各地积极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依托医联体(医共体)积极引导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人员加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选聘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医生、退休医生从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9883个,家庭医生24809人,其中全科医生6283人、专科医生8914人。近年来,我区招收280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600余人,1334名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赴基层履约,覆盖575个卫生院。优化基层医疗人员招聘方式,择优招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2400余名。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动员和组织乡村医生参加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围绕全科理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建立家庭医生技能培训体系,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用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家庭医生临床诊疗综合服务能力。
三、做实老年健康服务管理
各地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开展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等服务。对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纳入慢病管理,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优化服务方式,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上级医院的预约挂号、绿色通道转诊、优先就诊检查和住院服务。持续做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红、黄、绿”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对红色标识人群至少每月联系1次,对黄色标识人群至少每2月联系1次。目前,全区共签约老年人262.7万人,签约率达到75.57%。
四、创新基层老年健康服务方式
部分盟市旗县区建立地区总医院,以所在地人民医院和中医(蒙医)医院牵头,托管地区乡镇卫生院和基层医疗卫生中心,部分诊疗科目实现基层诊疗、上级诊断,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医疗资源共享一体化服务。依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平台,为签约居民提供在线签约、健康咨询、预约就诊、健康管理、慢病随访、报告查询等服务。通过医联体、县域医共体、 “名医工作室”、对口支援等形式引导各级医院专科医师到基层机构坐诊、临床带教、开展业务指导等,并参与签约和临床诊疗服务。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项目,不断提高同质化服务水平。
下一步,我委将立足职能职责,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提高家庭医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加强医防融合,提高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服务水平。发挥互联网作用,探索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老年人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感谢您对自治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关注。
2024年 8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