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健康内蒙古建设 我区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项目开展顺利
截至11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项目2019年第一轮数据审核完毕并报告国家,各项指标较2018年同期均有较大提高,目前第二轮监测已全面启动。
为了了解公共场所卫生基本现状,掌握重点公共场所主要健康危害因素,评价健康风险,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防控疾病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2016年,我区以通辽市为试点城市开展此项工作。为了监测数据代表性更强,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和相关盟市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将监测城市扩展到4个,分别为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和巴彦淖尔市,2019年再次扩大到6个盟市,增加了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监测地区覆盖了全区的50%(国家方案要求地区覆盖率33%),代表性大幅提高。
在每个监测城市重点对宾馆(酒店)、游泳场(馆)、沐浴场所、理发(美容)店、候车室5类场所中室内空气、水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指标开展监测,同时对场所基本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开展调查。夏季(6-8月)和冬季(11-12月)各监测一次。第一轮共监测公共场所205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62%;收集基本情况调查问卷205份,较去年增加了9.62%;健康危害因素监测22576项次,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0%;对5类场所1197名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6.3%。
因我区项目人员投入充分,质量控制严格,监测场所数量全国第一,监测数据超额完成,受到国家的表扬,并在全国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下一步将对项目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获得我区公共场所健康危害的主要因素,为下一步预防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为健康内蒙古建设助力加油。(李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