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述: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骨科成立于1986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授权的小儿麻痹矫形中心,是治疗15岁以下儿童骨科肢体创伤、四肢及脊柱畸形、骨骼与软组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以及肿瘤等儿童骨与关节疾病的外科诊疗中心,2021年9月正式更名为儿童骨科医学中心。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提升贴近儿童,深入儿童,温暖儿童医疗服务全过程的舒适化水平为举措,旨在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 综述:
作为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骨科副主委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骨科医学中心汇聚了一批学术水平较高、业务技术熟练的专业医护人员。目前,设置床位46张,拥有Mosca、Morcuende、Dobbs、Leitch、Anticevic、Pregram和Deshmukh等7名来自美国、加拿大、克罗地亚和英国的儿童骨科客座教授;现有专职儿童骨科医生10名,有1位博士生导师和5位硕士生导师;其中4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和3名住院医师;5名医学博士,3名医学硕士和2名在读博士,护理团队由13名护士组成。科室能独立开展涉及儿童骨科的全部医疗护理技术,以及各类高精尖和高难度儿童骨科矫形手术后护理。本医学中心平均年门诊量1.1万余人次,手术量1500余台,医疗服务覆盖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辽宁以及蒙古国等区域,在小儿四肢复杂创伤、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高肩胛症及先天性手足畸形等方面的治疗稳居国内先进、自治区领先水平。
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我院深入推进“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的主题活动,践行“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儿童骨科医学中心进一步深入,细化和做实改善患儿及家长住院体验,着力解决患儿及家长的实际问题,力求把各项医疗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将病区打造的更加有感情、有温度,让百姓有“医”可靠。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注重服务类型的多元化。既要把“蛋糕”做大做好,也要保证“蛋糕”切好分好;既要大力推进“以病人为中心”,加强专业技术水平,也要保证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既要患者身体健康,也要患者精神富足。
(一)欢乐查房,医护携手共护患儿身体健康
在儿童骨科医学中心,我们以每一位小患者为中心,根据儿童和成人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医疗服务。每天早晨,韦主任带着医生们查房的时候,总会用亲切的语气和方式去和患儿们沟通交流,去认真聆听患儿“头脑风暴”后的“天花乱坠”,再用同样夸张的表达方式去拉进与患儿的距离,比如小患者早上自己主动进行了功能锻炼,韦主任看到后,就会说:“哇,这个小宝贝指关节的运动姿势非常棒,好厉害!比奥特曼还棒!棒棒的小患者我们要奖励礼物对不对”,这个时候,主任总会变魔法一样从身后拿出一只棒棒糖给他们,小患者就会非常开心,也会更加主动去进行患肢的功能训练。除了每日清晨医生们的查房,可爱的护理工作者们护理查房的画风也变得温柔可爱起来。不同于医生叔叔甜蜜的棒棒糖“诱惑”,护士小姐姐们可是另有“大招”。她们人手一张可爱的贴纸,有的是小女生喜欢的公主贴纸,有的是小男孩喜欢的奥特曼和汽车贴纸,还有所有小患者都会喜欢的小红花贴纸。护士小姐姐会给每一个积极配合的小患者以奖励,奖励他们的勇敢也奖励他们的坚强。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她们总会耐心且温柔的引导小患者们配合,对于哭闹不止的小患者也极有耐心,她们有着极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动作轻柔,减轻患儿疼痛,在患儿积极配合成功穿刺后奖励患儿一个小贴纸作为嘉奖,赞赏他们勇敢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努力配合。
因为有了棒棒糖和小贴纸的“诱惑”,他们也总是期待着医护人员每一天清晨的查房。韦主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儿童骨科医学中心的每一位医护工作者都见贤思齐,师夷长技,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每一位住院的小患者都能身处于一个温暖有爱的环境中康复。在医护共同的协作下,我们减轻了患儿的疼痛,打消了患儿对于医院的恐惧感,提高了患儿的配合程度,达到了提升患儿就医体验的目标,患儿的健康与开心便是我们给家长提交的最好答卷。儿童骨科医学中心全体医护人员都在以仁心仁术护佑生命,以至精至诚守护患儿健康。“医”路从而“最美”。
(二)温馨乐园,医护努力共建患儿沟通桥梁
我院儿童骨科医学中心积极开展“贴近儿童,深入儿童,温暖儿童”的乐园服务项目,让患儿住院期间的体验更加轻松愉悦,也让家长感受到虽然孩子住院了,但是也能有不一样的体验。科室乐园开放时间为每周二周四下午,在进入乐园的左手边有一块占据了1/3面积的五彩缤纷的“海洋”,它们被柔软皮垫包围,汇聚成五颜六色的“海洋”,这里就是小患者们最爱的海洋球乐园。这里的“海面上”有好玩的滑滑梯,进入滑梯前需要爬过一节麻绳编制的筒形“探险区域”,它考验着每一位小患者的勇气;除此之外“海面上”还有一处瞭望台,上面有能看到“未来”的魔法望远镜,护士们会告诉每一位“瞭望未来”的小患者们,目前小病痛是短暂的,他们将有一个美好的前程等待他们继续探索。为了保证每一位小患者在里面都能找到自己想玩的内容,我们还在乐园天花板上花了很多心思,设计了“天空遐想”,小患者们最喜欢躺在海洋球里望向“天空”,他们会发现原来天花板上每一颗闪烁的星星都是宇宙中一颗耀眼的小行星,他们会看到月球上有勇敢探索的宇航员,有绕月运行的航天空间器,这个时候他们总是很安静、很放松,每当这时都会和护士们分享住院期间的心得和对未来的畅想。乐园的右手边有会“唱歌”的小汽车、小火车和小飞机,小患者们会非常投入自己的角色,他们会随着美妙的童歌一起摇摆,和护士们一起做康复训练,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乐园的正前方还有小患者们喜欢的乐高和篮球项目,这里可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们的需求,他们或安静的摆布规划手里的乐高放置在哪里会建成自己想要的高楼,或如奥运健儿驰骋赛场一般高高跃起,篮球应声入篮。除此之外,还有摇摇木马等等丰富的玩耍项目。也许有人会问,儿童骨科医学中心住院的小患者都是受伤的小患者,怎么保证他们的安全呢?那我来告诉你哦,每一位进入乐园的小患者我们都要求一名家长陪同看护,还会有一位天使一般的护士小姐姐进行看护和指导,根据患儿病情不同引导他们量力玩耍,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让他们玩耍。
在小患者们眼中住院是无趣且无聊的,在家长眼中孩子生病住院是心疼且折磨的,所以我们推出了开放乐园活动的项目,既丰富了小患者们的住院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不一样的住院体验,也缓解了家长们因心疼孩子住院紧张焦虑的情绪,这也是我院儿童骨科医学中心打造和推出乐园服务项目的初衷,我们都虔诚祈祷每一位小患者早日康复出院,也由衷希望他们一直健健康康,愿这些小小的举措让他们住院的每一天都是开心的。
(三)温情六一,医护同心增强患儿就医体验
每年六一的前几天,都是儿童骨科医学中心医护人员尤为重视的几天,他们总是绞尽脑汁想各种方案策划今年的六一活动,想给这些住院的小患者们过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在今年六月一日的上午,由护理部牵头,儿童骨科医学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精心策划开展为住院患儿庆祝“六一”儿童节的主题活动。为迎接孩子们的节日,儿童骨科医学中心的医护人员早早用五彩缤纷的气球装饰病区,比如把气球摆成一朵漂亮的鲜花,又或者是用长条形气球拼成“六一”的字样;且精心准备了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礼物,比如汽车乐高,小动物玩偶、艾莎公主,还有小患者们最爱的蛋糕和棒棒糖,为孩子们营造出一个温馨愉悦的节日氛围。活动由刘书记及冯院长带领医护团队和小患者们一起切蛋糕,拉开六一儿童节的序幕,并给能来到护士站的小患者们分发礼物,然后薛主任带领入病房给腿受伤下不了地的小患者们送礼物,收到礼物的小患者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用稚嫩地声音向医护人员表达着感谢,这一份爱心举动也受到了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一位患儿妈妈说:“没想到孩子生病住院了,还能在病房感受六一节日的快乐,感谢所有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可以让这么多住院的小患者能度过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还有一位叫孙鸿博的小患者在便签上这样写道“今天在医院很开心,我希望病快点好,这样就能去旅游了,感谢韦宜山叔叔!叔叔加油,你最棒!”小患者温暖的话总是如冬日的阳光,夏日的清风拂过我们不曾年少的心,在这一刻,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在这一刻,我们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童心。儿童骨科医学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将不负患儿及患儿家长的期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砥砺奋进。
保障和改善患者医疗体验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我们要锚定奋斗目标,把握时代的有利条件,坚定发展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供稿: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审核:内蒙古自治区医疗管理事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