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澳门在线赌场印发的《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中有关于早产儿出院后管理的要求,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明确了随访次数及随访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之早产儿保健管理出院前对早产儿进行全面评估,指导家长做好家庭准备、早产儿护理、喂养与疾病预防,并告知家长随访的重要性及相关内容。
近年来二胎乃至三胎政策的放开,早产儿出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往往收治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由于新生儿监护技术和抢救技术的迅速发展,早产儿的生存率得以极大地提高。专业健康照护者面临的挑战已从保证早产儿存活发展到使早产儿发育过程和预后最优化,年轻的父母对照顾新生儿的经验严重不足,尤其是面对护理问题较多的早产儿。且早产儿的护理模式已从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家庭为中心(family-centeredcare FCC)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出院指导中贯彻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提高家长育儿能力和信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提供良好的过渡期护理,帮助早产儿家属做好充分的出院准备可促进早产儿安全的从医院过渡至家中,有效降低早产儿再入院率。早产儿家属需要获得系统而全面的育儿知识与技能的指导,让他们树立护理特殊婴儿的信心和能力,从而使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问题描述和原因分析
1.早产儿因生活能力低下或合并各种严重疾病,出生后即需要住院治疗,然而短期的住院治疗远远不能满足早产儿的需求,需要在院外即家中进行长期的护理。而多数家长初为人父人母,有96. 2%的父母缺乏照顾孩子的经验和知识,早产儿大都收治在无家长陪护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内治疗和护理。
2.早产儿出院时从安全的医院环境过渡至家中,由家属独立照顾。但由于早产儿的特殊性,早产儿过早脱离母体,宫内发育时间不足,重要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无法完全应对外界刺激,出生后需经历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面临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感染等诸多问题,且早产儿更容易出现早产相关并发症,导致早产儿出院后再入院率较高。
3.早产儿父母迫不及待地需要获得系统而全面的育儿知识与技能的指导,让他们树立护理特殊婴儿的信心和能力,从而使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案例核心目标
1.提高了早产儿出院的顺利度,让家属能安心地带早产儿离开医院,让早产儿在照顾环境的转换中得到完整且持续性的照顾。
2.学习护理知识,练习护理技能,让早产儿家属树立护理特殊婴儿的信心和能力,提高了他们护理早产儿的水平,从而使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降低了再就诊率和再入院率,并且提高了生长发育达标率。
3.融入袋鼠式护理,弥补年轻的父母对照顾新生儿的经验严重不足,减轻因早产儿住院母婴分离而引发母亲的焦虑。融入人文理念,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早产儿出院后随访依从性。
四、实施过程
(一)组建出院管理团队,配备设备设施。
1.由专业医师、护理人员及患儿家属组建出院管理团队,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印发早产儿育儿知识手册。
2.团队分工:
①护士长负责质控监督,疑难问题解答,管理及检查落实情况,统计分析满意度及回访情况。
②管床医生负责早产儿的治疗,宣教,回访等。
③责任护士负责讲解及示范早产儿日常护理知识指导,协助家长完成早产儿日常护理工作评估,考核家长对育儿知识及育儿技术掌握程度,必要时予以补课和家长共同商讨出院计划,并指导家长完成出院前准备工作,发放爱心联系卡。
④患儿家属学习日常护理知识,掌握喂养知识营养补充学会体重、身高、胸围、头围测量的方法及矫正月龄的使用及预防接种的时机与方式,常见护理问题的处理,如溢奶、吐奶、红臀等;异常情况的判断,如消化不良、贫血、营养不良等。
(二)创建母婴室
成立早产儿出院前的过渡期病房。远离感染区,配置所需用品。
(三)评估早产患儿
1.管床医生和护士共同评估患儿情况:生命体征平稳,自己能吃奶、排便有规律,体重在1900g以上且稳步增加的早产儿。经评估告知即将出院的早产儿的妈妈来到过渡期母婴病房,由护士带领妈妈讲解及示范早产儿日常护理知识,并有妈妈亲自护理体验。
2.护士选择: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强,专科知识丰富,相关专业知识全面并热爱此项工作的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
(四)出院准备服务
与家属共同实行24h家庭模式化病房临床护理,过渡期母婴病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实行家庭模式化病房,护土按照日常护理标准化流程进行工作。由护士带领家属讲解及示范早产儿日常护理知识,并有家属亲自护理体验并考核家属掌握程度。
1.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详细介绍患儿住院经过、
目前情况等,讲解早产儿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等)。
2.指导与协助家长完成完成早产儿的日常护理工作,并做到及时讲解与示范(喂奶、更换尿布、臀部护理、脐部护理等)、介绍早产儿的居家环境、教会家长常见护理问题的处理,如溢奶、吐奶、红臀等;异常情况的判断,如消化不良、贫血、营养不良等、测量体温及抚触的方法。
讲解与示范
3.营养补充的宣教,如需添加营养素的种类,添加时间、量、方法等、讲解生长发育参考指标,教会家长体重、身高、胸围、头围测量的方法及矫正月龄的使用、预防接种的时机与方式。传授新的育儿知识和喂养知识。
4.评估考核家长对育儿知识及育儿技术掌握程度,必要时予以补课。
5.和家长共同商讨出院计划并指导家长完成出院前准备工作(心理、环境、物品的准备),协助家长整理物品,指导家长办理出院手续、告知注意事项及随访时间。
6.发放爱心联系卡。
7.制定的早产儿家长育儿知识手册,其中包括(保暖、喂养、日常护理、感染预防等)、常见护理问题的处理(体温异常、溢奶、吐奶、便秘等),疾病初步状态的判断等内容主要护理工作。
(五)出院随访
管床医生通过电话随访早产儿出院后再就诊及再入院情况,收集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因喂养问题、体温异常、皮肤情况(红臀、湿疹、干燥)、脐部情况、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五、创新亮点
1.早产儿出院前的规范化管理融入人文理念,促进早产儿父母照顾角色的达成。
弥补年轻的父母对照顾新生儿的经验严重不足,尤其是面对护理问题较多的早产儿。
2.对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提高家长育儿能力和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3.让家属能安心地带早产儿离开医院,提高家属满意度。
六、取得成效
出院准备服务保障了早产儿顺利出院和提高了承担父母的照顾角色的过渡性,同时也减轻因早产儿住院母婴分离而引发母亲及家人的焦虑。学习护理知识,练习护理技能,让他们树立护理特殊婴儿的信心和能力,提高了他们护理早产儿的水平,从而使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获得了早产儿家属的一致好评,极大的提高了满意度及早产儿出院的顺利度。
七、推广价值
出院前规范化的准备服务可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及父母护理早产儿水平,降低早产儿出院后的发病率。早产儿父母的育儿知识与技能得到了系统而全面的指导,利于形成他们细致而科学的育养行为,减少了他们育养的盲目性和凭经验育养的危险性,科学育养能保护早产儿在低生活能力、低抗病能力、高发病危险性的阶段免受各种不当因素(如寒冷、捂热、感染、喂养不当等)侵袭,而为正常发育打下良好基础,进而步入正常发育轨道。同时,使父母增强了对早产儿各种异常情况的认识和敏感性,能通过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避免异常情况的继续发展甚至恶化,降低患病率,提高早产儿生活质量的目的。出院前准备服务能更好的提高早产儿出院后随访依从性。
本案例不仅探讨了出院准备服务在早产儿过渡期护理中的应用,丰富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而且为医疗机构建立适合本国国土、本地域的早产儿过渡期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践依据,对降低早产儿的再入院率,病死率,提高早产儿的远期存活率、生存质量,促进生长发育,减轻家庭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减少卫生服务成本,避免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供稿:包头市第四医院
审核:内蒙古自治区医疗管理事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