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九原区赛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人文关怀深化体重管理,让健康“有温度、有获得感”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等)已成为辖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据2023年社区健康档案统计,我中心辖区成年居民超重率达64%,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然而,传统减肥方式(如药物、手术等)存在副作用大、成本高、依从性低等问题,患者对安全、长效、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需求迫切。
服务升级:以中西医结合为抓手实现从“单向诊疗”到“双向共情”
全面身体评估。“10分钟暖心初遇”:患者首次进入诊室时,医护主动起身并微笑问候,用10分钟了解患者职业、爱好等非医疗信息,拉近心理距离,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实现 “一站式”体重管理门诊。体重管理门诊会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居民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包括身高、体重、体脂率、腰围、臀围等基础数据测量,以及身体代谢率、内脏脂肪含量等深入分析。通过这些评估,能够精准掌握身体状况,为制定专属的体重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个性化饮食指导。专业的医师会根据身体评估结果和个人饮食习惯,量身定制饮食方案。教会居民如何合理搭配食物,控制热量摄入,确保在满足身体营养需求的同时,达到减重或维持健康体重的目的。
“人生故事档案”。除健康数据外,为患者建立个性化档案,记录其减重动力(如“想穿回结婚时的旗袍”、“陪孩子跑完马拉松”),诊疗中随时调取并强化情感激励。“管住嘴,迈开腿”是体重管理的关键。体重管理门诊的专家会结合个人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居民设计适合的运动计划。无论是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还是力量训练如瑜伽、普拉提,都能为居民安排合理的运动强度和频率,并给予专业的运动技巧指导,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行为与心理干预。“无评判沟通法则”:医护接受“正向语言培训”,禁用“肥胖”“失败”等标签化词汇,改用“体重挑战期”“健康升级计划”等积极表述。很多时候,体重问题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还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帮助居民识别和改变那些不利于体重管理的行为模式,如情绪化进食、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等。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建立积极的心态,克服体重管理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长期的坚持和动力。
定期随访与监测。体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关注和调整。体重管理门诊会为每位患者建立专属的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通过电话、微信或面对面的方式,了解体重变化、身体状况和方案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始终走在正确的体重管理道路上。
特色活动:从“健康管理”到“治疗陪伴”提升居民中医文化价值认同感、科技赋能新奇感
中医埋线疗法--传统智慧,焕发生命活力。中医埋线疗法是我们诊疗的一大亮点。这一疗法以针灸基础发展而来,通过将可吸收线埋入人体特定穴位,持续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就像是在身体里种下了一颗健康的种子,慢慢发挥作用,改善身体的各种不适。无论是慢性疾病的调理,还是一些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中医埋线疗法都有着较好的效果。这种疗法操作简便,痛苦小,疗效持久。
针刺特定穴位--气血平衡的“定海神针”。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可以抑制食欲中枢,减少食物摄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加速能量消耗。同时,还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纠正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问题。例如,对于女性因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肥胖,针灸可调节激素水平,改善症状。
配备智能人体成分分析仪。依据科学数据合理分析人体成分,制定减重计划,实施治疗,提升了患者新奇的就诊体验。
社区共生:构建“全域支持网络” 实现信息沟通“0”距离
强化科普宣传与社区联动“减重进社区”活动:联合街道办开展义诊,免费提供体质检测、减重咨询。
新媒体传播:利用中心公众号进行相关中医诊疗服务宣传介绍,累计浏览量达4777次,吸引了广大社区居民前来就诊。并在九原区融媒体公众号进行推广宣传,让感兴趣的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体重管理门诊的全貌。
成效与亮点
健康效益显著:90%的患者表示“中西医结合调理后饥饿感减轻、精力提升”。
服务口碑提升:体重管理门诊量同比增长60%,患者满意度达95%。
创新亮点:“中医+西医+科技”融合,体质辨识与智能人体成分分析仪数据结合,提升方案科学性。
特色体重管理门诊通过“四维人文渗透法”--共情沟通、中西医结合疗法、科技温感、社区共生 ,将体重管理转化为“尊重个体价值、激发生命能量”的人文实践,整合了中医、西医、营养、运动、心理等多方面的专业资源,打破了传统单一减肥方法的局限。无需东奔西走,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全方位体重管理服务,大大提高了体重管理的效果和效率,且有效缩短了就诊时间。为基层慢病管理提供了“有温度的解决方案”。
供稿:包头市九原区赛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审核:内蒙古自治区医疗管理事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