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建赋能 品牌暖心
在医疗事业蓬勃发展、党建引领不断深化的当下,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打造特色护理品牌已成为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使命。为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激发各科室护理团队的创新活力,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党建工作赋能护理品牌建设,2024年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了“党建赋能 品牌暖心”一科一品优质护理服务创建活动。
一科室一特色,精准对接需求
基于调研结果,各科室确定了独特的品牌主题和与之相匹配的护理服务内容。例如内一科推出“心关爱 畅呼吸”品牌,通过“3分钟碎片化学习”“医护携手小课堂”等形式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开展健康宣教讲座活动,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护理服务。手术室打造了“用心温暖 ‘手护’健康”品牌,除常规护理外,增设了“儿童乐园”,并通过开展“假如我是患者”主题实践活动,缝制了4个小棉被,对4个体位垫进行改进。
强化培训,提升护理专业技能
为保障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护理部组织系列针对性培训,涵盖护理服务理念、沟通技巧、专科护理技能等。同时开展科室内部培训与考核,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交流与进修学习。如举办护理服务礼仪培训,规范言行举止;开展护理科普、专科护理操作技能竞赛,激发学习热情。
建立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检查评估各科室创建工作。通过建立台账、现场检查、工作总结汇报等,全面了解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鼓励科室间相互学习交流,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护理质量与创新双突破
各科室护理质量关键指标持续向好。例如,普外科通过实施 “快速康复 让爱动起来”品牌服务,围绕围手术期护理,自制“包皮术后保护罩”“引流袋斜挎包”、改进沙袋使用方法、设置病区健康步道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缩短了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结核二科推出的“结核治疗不迷茫 全程护理在身旁”品牌,为患者提供从入院时的多样化宣教,住院期间制定个性化服药卡、发放温馨卡片、对痰盒进行编号,康复期的阶梯法制定阶段性目标到出院后的耐多药咨询关怀护理小组、定期随访等全流程服务,有效提高了痰标本的合格率,显著降低了结核患者的失访率。
多元化服务举措,形成特色护理文化
“一科一品”活动促使各科室形成了独特的护理文化,创建护理品牌15个,实施举措128项,小发明8项。护理人员对本科室的护理品牌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不同科室之间还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全院护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力扩大
在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护理管理改革创新学术交流会议”征文活动中,我院护士根据科室“一科一品”创建情况撰写的论文《手术患者人文关怀的实践与意义》被大会录用交流。活动期间,医院发布23篇宣传稿件,自治区卫健委采纳6篇,呼伦贝尔市卫健委采纳6篇,提升了医院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
亮点纷呈,多元化健康教育形式新颖
采用纸质、图册、手绘、动漫视频、微电影、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参与度与学习效果,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制作69个健康科普视频,公众号发布22个,其中5个被呼伦贝尔市卫健委采纳,2个获呼伦贝尔市医疗机构2025年“护理科普视频”比赛二等奖。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续写护理服务新辉煌
“党建赋能 品牌暖心”一科一品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为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理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医院将继续巩固创建成果,全面总结活动经验,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巩固科室护理服务品牌特色,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深化品牌内涵,打造“一科一品 2.0”版本,鼓励科室在现有品牌基础上挖掘潜力,结合学科前沿与患者需求变化,增加“互联网 + 护理”服务模块,创新服务模式与内容,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护理服务品牌。此外,加强多学科协作,鼓励各科室护理团队与其他学科开展更广泛的合作,通过多学科协作,提升“一科一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将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
审核:内蒙古自治区医疗管理事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