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也打乱了我们学习和工作的节奏。日前,自治区及呼市政府做出驻呼高校学生分流返乡的重要安排,各旗县区也颁布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需要中小学生居家上网课的相关通知。对于活泼好动的青少年群体来说,必须居家封控,无法回归校园,只能线上学习,本身就是一次关于自我成长的挑战。那么疫情期间,青少年应该如何调试心理,找到新的学习、生活节奏呢?
一、规律作息时间
居家上网课是在特殊时期无法避免的选择,要想高效的上好网课,合理管理自己学习、娱乐、生活作息,就需要同学们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当你发觉自己需要三催四请才能起床;学习时吃的、喝的、手机一样都落不了;空闲时更是无法自拔的沉迷于网络,你已经陷入了情绪惰性的“陷阱”,是时候为自己规划一张作息时间表了。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喜好,合理、有序安排你的学习及娱乐时间,可以给自己设置激励奖励,自觉主动的严格遵守,也可以邀请家长来进行监督。做到劳逸结合,适度运动,把居家学习当做上学一样去严谨的对待,你会发现身体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因为堕性带来的焦虑也会消失不见。
二、做情绪的主人
疫情下,我们的情绪波动可能会更加频繁,对于居家上网课的同学们来说,有些时候会觉得莫名其妙的烦躁、焦虑、情绪低落,面对“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状况,学习压力越来越重。而对于刚刚回到家乡接受隔离或等待返乡的大学生来说,感到百无聊赖?心急如焚?百结愁肠?或者只是一丢丢小小的担忧、恐惧、焦虑...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要将情绪赶下“高地”,做情绪的主人,就需要你调动自省力,觉察到那些负面情绪其实是大脑提醒我们关爱自己的信号。积极探索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是落下学业带来的焦急、是没办法自律导致的自责、亦或是无法专注带来的失落等等,接纳这些原因与情绪,明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在这种特殊时期经历一些不良情绪,不必过度担忧。同时也要积极调整自己,掌握倾诉、运动、音乐、转移注意力等合理的情绪宣泄方法,甚至只是放松的大哭一场,要知道表达和抒发情感都有助于释放压力并放松心情。
三、维护良好家庭氛围
面对孩子的“网课学困症”,要提醒家长的是,尽量避免不良负面情绪的影响,不要唠叨、不要批评指责,不要报怨否认,良好的沟通才是问题解决的润滑剂和基础。家长要做好孩子们的“知心人”,以包容、欣赏和鼓励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可以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知识竞赛、亲子游戏、一起看励志影视节目等,不仅能营造安全和谐并且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也能共同维护家庭中每一位成员情绪的稳定和内心的宁静。
停课是对生命的保护,不停学是对梦想的追求。疫情终将过去,成长亦不会缺席,在建设健康巴彦淖尔的道路上,青少年需要更大的决心、投入和自律,让我们关照好自己的心身,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共同期待不久的将来重新在校园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