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时时牵动着我们的心,而始终位于一线的医护人员更是面临着种种巨大的挑战。面对更高的感染风险、不断增加的工作强度、长时间不能回去的家,集中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这都让他们中很多人濒临心灵和身体的承受极限。此时,如何调整心身状态,开展心理自助,减轻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成为重中之重。
一、坚定信念,不断肯定自身工作
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上,医护人员要多专注于眼下,做好每一次医疗抗疫工作,但也要接受医学不是万能的,自己更不是完美的;要积极看待问题,树立战疫必胜的决心,但也要承认自己是普通人,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做到尽心尽力就好,不要过分苛责自己;要调整好生活节奏,将工作、休息、娱乐区分开来,尽量定期在高应激岗位与低应激岗位间轮换,避免生理或心理的超负荷工作。
二、适当宣泄,接纳不良应激情绪
疫情期间,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在防护服下长时间的医疗操作,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与患者沟通的压力,这都导致了一些心身反应的出现:例如容易疲倦、精力耗竭、心交力瘁、失眠多梦等等。在高感染风险的工作环境下,医护人员也容易产生担忧、抑郁和紧张的情绪,变得经常抱怨、容易暴躁、没有耐心。但我们要意识到有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当你感到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不要急着责备自己不够坚强,要理解并接纳自己的这些情绪。适当宣泄,比如与人倾诉、做运动、听音乐、甚至只是大哭一场,都能有效缓解精神上的紧张感,降低忧虑、沮丧、害怕等不良感受的强度。
三、友善互助,寻求社会力量支持
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上,医护人员要多专注于眼下,做好每一次医疗抗疫工作,但也要接受医学不是万能的,自己更不是完美的;要积极看待问题,树立战疫必胜的决心,但也要承认自己是普通人,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做到尽心尽力就好,不要过分苛责自己;要调整好生活节奏,将工作、休息、娱乐区分开来,尽量定期在高应激岗位与低应激岗位间轮换,避免生理或心理的超负荷工作。
四、自我救助,掌握科学调适方法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学习一些合适的调适方法,帮助自己调解情绪压力。可以通过瑜伽、大喊、听音乐、听书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引导自己回到正向的行为上。也可以学习腹式呼吸、想象放松、正念减压训练等专业技巧让紧绷的神经和身体得到舒缓和放松,达到调节压力,改善情绪的目的。
当前,每一位一线医护人员都在为精准防控、尽早结束此次疫情攻坚战争取着宝贵的时间,在心理与身体的双重压力下,医护人员们并没有一丝退缩。医者有仁心,但在帮助别人之前,一定要先调适好自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防疫工作和救治工作,为健康巴彦淖尔贡献自身力量。相信有这样无私向上的队伍,我们一定能迎来胜利,疫情也终会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