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将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号角。在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指引下,乌海市通过积极争取,于2021年10月被列入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国家试点,对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工作背景
乌海市在收到自治区转发全国爱卫办《关于开展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后,市卫健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充分意识到这是贯彻改革创新、预防为主新形势下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新的挑战,是进一步提升乌海市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健康乌海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在向分管市领导汇报并取得支持后,立即组织市爱卫办起草《乌海市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按时向自治区和国家提交,最终取得国家试点资格。由于2021年10月乌海市毗邻的阿拉善盟新冠肺炎疫情严峻,乌海市全面进入疫情防控,市爱卫办(健康乌海行动推进办)部分人员也被抽调疫情指挥部工作。为此,乌海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国家试点工作于2022年2月开始启动。
二、主要做法
(一)夯实工作基础
1加强宣传引导。乌海市在被确定为健康影响评估国家试点城市后,市卫健委、爱卫办(推进办)联合乌海日报、乌海广播电视台、乌海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对我市被确定为自治区唯一试点城市进行了广泛的新闻宣传,从健康影响评估的定义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重要意义、健康影响评估的主要任务、工作进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宣传报道,让政府及所属部门和社会各个层面对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
2多角度发力,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得到市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一是市卫健委主任以人大代表提案的形式,向乌海市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的建议报告,说明了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路径方法等内容,并提出乌海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2022年度工作任务。二是我市被全国爱卫办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唯一试点城市,受到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将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纳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之一。并列入市委、政府2022年重点任务督办事项,每季度督导检查工作推进情况。为健康影响评估工作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建立评估方法
1.修改完善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参加全国爱卫办举办的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培训班,对评估制度建设、评估方法和流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学习《健康影响评价实施手册(2019版)》《健康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健康中国视野下的健康影响评价》,以及《健康影响评价实施手册(2021版)》,结合乌海市实际情况,市爱卫办(推进办)对《乌海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修改,修改后的方案从评估实施主体(执行机构)、备案机构、组建专家组的管理路径,及专家组的运用方法到出具评估报告、监测评估的技术路径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方案整体更具有实际操作性,为下一步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环节,并经卫健委党组会讨论通过,报政府法律事务科进行合法性审查。审查通过后将报市政府常务会研究。
2.确定健康影响评估实施进度。根据乌海市爱卫办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经费短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对试点工作的进度要求,乌海市确定分3个阶段逐步推进评估工作。2022年为试点评估阶段,主要探索公共政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工程项目领域的健康影响评估实践案例,选择3-4项公共政策和1项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健康影响试点评估。基本建立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的技术方法、路径、运行保障机制。从2023至2024年为试点推广阶段,评估运行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评估试点工作全面提质扩面,公共政策、规划评估覆盖率达到各类政策、规划的20%,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评估覆盖率达到10%,使评估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从2025年起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提交健康影响评估的政策、规划和项目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其中与健康相关的城市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政府投资的重大民生工程评估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努力实现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估的信息化。
3.明确健康影响评估的责任主体和执行机构。明确提出在市委领导下,市政府是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估的责任主体。政府所属部门是健康影响评估的执行机构。以政府名义印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市爱卫办(推进办)组织实施健康影响评估。以政府所属部门名义发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市爱卫办(推进办)根据提交登记情况,为政策制订部门抽取专家组建专家组,由政策制订部门组织实施健康影响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市爱卫办(推进办)备案。要求每个政府所属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并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健康影响评估工作。
4.明确健康影响评估工作流程和切入路径。根据部门提交登记的拟定政策,按照组建专家组、筛选、分析评估、出具评估报告、评估结果备案、评估结果使用和监测评估各步骤完成评估工作。公共政策的评估切入路径为在拟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征求意见时,同步进行健康影响评估,在进行合法性审查时一并提交健康影响评估相关结论及采纳情况资料,避免加入健康评估内容影响发文时间。重大工程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估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并形成单独章节,切入路径为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流程的三个对应环节:一是筛选对应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二是分析评估对应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三是出具评估报告对应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编制阶段。
5.做好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估的引导。健康影响评估对于乌海市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部门对于应纳入评估范围的文件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为进一步为部门指明方向,并能较快的开展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估工作,我们参照《健康影响评价实施手册(2019版)》,结合政府所属部门的职能职责,在实施方案中纳入了《各部门涉及健康相关因素的政策文件范围及对应健康问题清单》,同时也注明:《清单》仅供政府所属部门参考但不限于。在实际工作中,以政府及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名义,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针对不特定人群和特定事项以及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本行政区域或其管理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的公文。针对该类行政规范性文件,必须开展健康影响评估。
(三)组建专家智库
组建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是实施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是评估工作的核心,更是能否有序开展评估工作的关键。在健康影响评估工作中,除卫生健康领域专家外,需要更多学科、更多领域专家的密切合作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公共政策、重大工程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估工作。我市由于受疫情影响,整体评估工作启动较晚,为尽快能开展评估工作,我们采取制定实施方案与征集专家委员会成员同步进行的办法,来缩短前期工作准备时间。市爱卫办、健康乌海行动推进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荐乌海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国家试点评审专家库成员的通知》,面向全市各部门征集到卫生健康系列、以及建筑、机械、交通、质量技术监督、水利、环境保护、城市规划、水文地质、新闻、法律等30多个专业的90余名专家,组成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下一步将邀请国家专家对我市专家库成员进行深入培训。
(四)加强部门沟通
重大工程项目评估是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难点,考虑到生态环境部门在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审核的职能,并且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评价体系。为将重大工程项目全面纳入评估工作,市爱卫办与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协调会,就重大工程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估工作进行了沟通协调并达成初步意向。市生态环境局原则上同意将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并形成单独章节。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工作后,由市生态环境局在受理环境影响评价时对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进行健康影响评估的要求,在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必须要有健康影响评估相关章节内容。由市爱卫办组织实施具体的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工作,并做好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衔接。
(五)做好经费保障
2021年我市以爱国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乌海行动服务中心)向市财政申请2022年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乌海行动、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工作经费,经审议,最终将以上工作列入2022年财政预算,预算总额78万元。
三、经验启示
一是对于HIA新的试点地区,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是非常关键的步骤,要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明确责任主体、执行机构、制定清晰的评估方法和切入路径,尽可能在规范性文件的拟定、发布,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出具环评报告的正常时间范围内完成健评工作。在不拖延时间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充分参考国家在台州培训时的课件,并深入学习《健康影响评价实施操作手册(2021版)》《健康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健康中国视野下的健康影响评价》等书目,多方参考借鉴,制定最符合实际、可操作性更强的实施方案。必要时可请国家专家进行指导。
二是对于HIA 的方法路径一定要清晰明确,特别是对于人员少、任务重的爱国卫生机构,方案中一定要明确HIA的执行机构,要充分发挥爱国卫生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作好专家委员会组建、培训、备案登记,为政策制定部门或项目部门提供专家服务,发挥专家委员会的技术支撑、专业技术把关和结果追踪的作用,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建设。
三是把HIA工作列入当地市委政府重点督办工作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利于部门间的协调沟通,能更好的实施评估工作。最好是加紧开展几项公共政策的试评估工作,向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充分体现健康影响评估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从市委政府层面引起高度重视,为下一步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