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在线赌场

工作动态
内蒙古自治区爱国卫生宣传周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发布时间: 2025-06-24 10:26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征程中,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法宝,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响应号召,以爱国卫生宣传周为重要抓手,立足地域特色与实际需求,创新实践模式、丰富宣传载体、凝聚多方力量,在广袤大地上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新热潮。一系列别出心裁的举措不仅提升了民众的健康意识与卫生素养,更在改善人居环境、筑牢公共卫生防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健康活力。

一、聚焦区域特点,拓展爱国卫生新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爱国卫生宣传周发轫于全国爱国卫生月。由于我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东西跨度广,高原面积大,冬季漫长严寒,春季气温回升缓慢,且多大风沙尘天气,在4月爱国卫生月期间,部分地区因高寒等因素,无法按计划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广泛动员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入持久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做实做细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和科普宣传等重点工作,结合我区实际,自治区爱卫会决定,自2017年开始,每年6月第三周在全区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周活动。爱国卫生宣传周活动独具特色,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多年来持续推动全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成为全区爱国卫生工作的一大亮点。

二、创新形式内容,打造爱国卫生宣传品牌

(一)“一周”长效活动模式的创立

2017年开始,自治区爱卫会创新工作思路,在4月全国爱国卫生月的基础上,将每年6月第三周定为爱国卫生宣传周,共同组成“一周”长效活动模式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以往爱国卫生宣传活动时间分散、影响力不足的局面,通过集中时段、主题突出的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爱国卫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宣传形式多样化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在爱国卫生宣传周期间,内蒙古各地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开设专题专栏,报道活动进展和成果,普及爱国卫生知识。同时,积极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内容,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传播速度。例如,一些地区制作了生动有趣的短视频,介绍健康生活方式和病媒生物防制方法,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受到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2. 线下活动丰富多彩:各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如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健康义诊等。通过这些活动,吸引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群众参与,营造了浓厚的爱国卫生氛围。例如,在一些社区举办的健康义诊活动中,邀请了医疗专家为居民免费进行体检、咨询和诊疗,同时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宣传内容针对性强

1. 结合健康行动主题:每年的爱国卫生宣传周都紧密围绕国家和自治区的活动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例如结合爱国卫生70周年“健康中国知行大赛等开展科普答题活动,宣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围绕健康体重行动加强体重管理知识宣传,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围绕“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对农村牧区环境卫生整治、改水改厕、传染病防控等知识的宣传,提高农牧民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2. 关注重点人群和场所:针对学校、医院、机关、企业等重点场所,以及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个性化的宣传教育。在学校,通过举办健康讲座、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在医院,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宣传疾病预防和康复知识;在机关和企业,倡导健康办公和职业防护,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实践成果显著,城乡环境与居民健康水平双提升

(一)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1. 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在爱国卫生宣传周的带动下,全区各地将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定期组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动员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对城市街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垃圾杂物、卫生死角,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城市更加整洁美观,农村牧区更加干净宜居。

2. 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各地也相继加大了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城市,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公共厕所等卫生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市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能力;在农村牧区,加快推进改水改厕工程,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同时,加强对卫生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居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

1. 健康知识普及广泛:通过爱国卫生宣传周活动,全区各地广泛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使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各地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如健康讲座、健康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向居民宣传普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每年爱国卫生宣传周期间,全区各地举办的健康科普宣传活动达数千场次,发放宣传资料数万份,受益群众众多。

2. 健康行为逐步养成: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居民的健康行为逐步养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主动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在一些城市,居民自发组织了健身队伍,每天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在农村牧区,农牧民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家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居民健康行为的养成,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了全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三)卫生创建成果丰硕

1. 国家卫生城市成效不断巩固在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下,全区各地积极开展卫生创建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23年年底,区建成国家卫生城市9个,国家卫生县城45个,国家卫生乡镇44个,地级市和盟市所在地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全覆盖,国家卫生县比例达到56.25%,国家卫生乡镇比例达到6.36%;自治区卫生城市、自治区卫生旗县已全覆盖,自治区卫生乡镇623个,自治区卫生村8405个,自治区卫生单位1012个。

2. 健康细胞建设稳步推进除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外,自治区卫生城市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24年年底,区建成健康村1373个,健康社区1358个,健康机关1346个,健康学校1487所,健康促进医院690家,健康企业398家,健康家庭16887家。健康细胞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城乡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全区的整体健康水平。

四、持续深入推进,爱国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一)各项保障不断加强

随着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的推进,特别是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统筹推进,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2020年,自治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颁布了针对性的环境卫生整治政策文件,加大对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改善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的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模式,为打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提供政策依据与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在基层的深化落实。

2022年,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自治区及时出台爱国卫生助力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强调爱国卫生运动在预防疾病传播、提升公众健康意识、改善公共卫生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爱国卫生工作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形成常态化防控合力。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深入人心

多年来,自治区始终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作为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持续深入开展。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巡讲、健康科普宣传、健康知识竞赛等,向广大群众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积极推进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在学校、医院、机关、企业等场所开展健康促进活动,营造良好的健康环境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入人心。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成效显著

病媒生物防制是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周活动,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同时,鼓励加大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投入,加强防控队伍建设,完善防控设施设备,定期组织开展病媒生物消杀活动。各地积极响应,多措并举,病媒生物消杀工作收效明显。各级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不断加强组织管理,健全完善网络建设,安排专项经费,在孳生地调查、四害密度监测、重点区域重点场所消杀、孳生地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有效降低了病媒生物的密度,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风险。

内蒙古自治区爱国卫生宣传周活动通过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在多年的持续推进中,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爱国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丰富爱国卫生宣传周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不仅为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和居民健康素养作出重要贡献共建绿色健康家园共享文明健康生活创新了实践思路、交出了精彩答卷

供稿人:内蒙古自治区爱国卫生服务中心 杨丽芳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爱国卫生服务中心 杨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