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包头·同心共筑爱国卫生新画卷
---包头市第3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开展概览
一、统筹部署全面动员
阳春四月,第3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热烈开展。本届活动以“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为主题,包头市卫生健康委依照内蒙古自治区爱卫办《关于印发第3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与组织协调职能,第一时间印发《包头市第3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方案》,并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多渠道,广泛动员各旗县区、各单位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各地结合自身特色,细化落实方案,形成市—旗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的组织网络。在活动启动前,市卫健委会同各旗县区逐项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迅速启动、精准落地。启动仪式期间,各地纷纷组织健康义诊、心理咨询、病媒生物防制宣传等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并同步开展线上科普直播和短视频传播,激发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
二、组织督导专业赋能
活动开展中,市卫健委持续对全市爱卫月各项行动进行统筹调度与督导检查,依托定期汇报与反馈机制,及时排查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各旗县区的执行效果和群众满意度进行量化评估,确保各项举措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市卫健委还组建专家服务团队,为各地提供技术支持与专业指导,邀请公共卫生、心理健康、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参与各类讲座与培训,保证活动内容既贴近群众需求,又具备科学性与专业性。
三、声势扩大媒体矩阵
通过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线上线下融合的工作格局,第37个爱卫月在包头实现了“宣传引导广覆盖、服务项目多样化、管理督导常态化、评估反馈精准化”的良好局面,为打造健康包头夯实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市人民开启了健康生活的新篇章。值得一提的是,《包头日报》作为本地最权威的官方媒体,专门用半个版面对本次爱国卫生月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进一步放大了活动声势,巩固了社会影响力。
四、启动仪式全城行动
4月2日至8日,包头市各旗县区陆续举办第37个爱国卫生月启动仪式,线上线下联动,广泛动员市民踊跃参与。活动现场划分健康义诊区、心理咨询区、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区等功能板块,各地统筹运用“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社区LED大屏、主题展板等多种载体,系统宣讲“三减三健”健康理念,重点推广合理膳食搭配、科学运动处方及心理减压技巧。活动号召全民从自身做起,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平衡等良好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健康素养。
五、各具亮点特色纷呈
截至目前,包头市本级和9个旗县区及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区已开展20余场健康宣传活动,组织专家团队设立义诊咨询台,为近5000名居民提供现场诊疗与咨询服务;同时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图册及环保布袋等物资30000余份。各旗县区依托自身资源与特色,陆续推出中医义诊、群众健身、母婴科普、蒙医体验等多样化服务,既温情关怀群众健康,又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有效加强了社区健康教育与公共卫生服务的衔接,为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健康”的卫生共建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昆区亮点:中医智慧·全链条服务
在昆区爱卫月启动仪式现场,区医院中医科专家团队为百余名机关干部提供"中医义诊+健康管理"服务,包含体质辨识、推拿理疗及个性化膳食指导,同步开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题讲解,现场设置智能BMI检测设备,创新打造"体重管理科普角"。通过"健康讲堂+互动体验"模式,发放中药足浴包等健康物资,切实增强公众体验感和参与度。活动深度融合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健康科普,构建起"预防-诊疗-管理"全链条服务体系。在全区各中小学同步推出原创儿童动画片《图图都开始减肥了》,并通过官方网络平台、社区大屏及微信公众号全域推广系列科普短视频《昆区卫健委带你打卡减重》,以寓教于乐的形式,生动普及科学减重与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师生及家庭养成良好膳食与运动习惯。
东河区亮点:运动引领·环境共治
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公告栏及健康讲座等渠道,东河区向辖区居民发放健康生活方式手册、倡议书及环保袋等宣传物资,并组织河东街道、南门外街道等地开展健康徒步行、趣味运动会等群众性健身活动,引导居民参与晨跑、太极拳等日常锻炼。同步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在农贸市场、小区周边及绿化带等区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专项行动,累计投放鼠药30公斤、设置毒饵站50处,完成辖区全域消杀作业。活动期间,全区各单位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重点清理卫生死角,推动形成"宣传引导+健康促进+环境整治"的全链条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和人居环境质量。
石拐区亮点:母婴关怀·精准科普
石拐区通过发放母婴健康手册、控烟指南等宣传资料,系统解读"两癌"筛查、儿童过敏防治及《健康素养66条》等民生关切内容。同步设立健康义诊专区,由专业医护团队提供两癌筛查、儿科咨询等便民服务。在妇幼保健所、五当召镇卫生院等场所开展系列专题讲座:针对儿童群体开设花粉症与哮喘防治课程,面向社区居民举办健康权益保障宣讲,组织艾滋病防治科普活动破除认知误区。通过构建"科普宣传-健康服务-疾病防治"立体化工作格局,实现健康知识精准触达与公共服务有效衔接。
达茂旗亮点:蒙医传承·体验融合
达茂旗在启动活动中,联合蒙医医院开展义诊活动,设置三大功能区:
1.义诊服务区--由多名蒙医专家团队提供慢性病辨证施治及放血疗法、药浴指导等特色诊疗;
2.文化展示区--展示蒙药标本、传统诊疗器械等实物,传承民族医药文化;
3.互动体验区--现场教学刮痧、推拿等家庭保健技术。
活动共发放《蒙医养生手册》《常见病症蒙药防治》等科普资料200余份,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及诊疗服务200余人次。通过“医疗+文化+体验”三维联动模式,有效提升了蒙医药健康知识的普及力与群众参与度。
六、巩固提升长效发展
下一阶段,包头市将进一步推出一系列健康包头民生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织就覆盖全人群、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网络。指导各地区立足区域特色,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全民共建健康家园的良好格局,为全国即将开展的健康城镇创建奠定坚实基础,为包头市未来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不仅是阶段性任务,更是着眼未来的战略布局:通过统筹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提升市民健康素养,强化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构建可持续的健康保障体系。依托“以月促年、常态长效”的工作模式,不断提质增效,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发展,为建设“健康包头”注入不竭动力,也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包头力量。
七、凝心聚力再谱华章
近年来,包头市在全国爱卫办的政策指引下,在内蒙古自治区爱卫办的关怀指导下,先后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国家卫生镇创成10个;两个地区获评国家级健康县区、自治区级健康县区全覆盖,健康县区和国家卫生镇创建数量均位居自治区首位;近五年市民对城市环境卫生满意率均在92%以上;病媒生物密度A级街道达到7个(占比15%)、B级街道达到21个(占比46%);100%完成了全市1473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的无烟单位创建任务,并通过常态化督查、宣传培训、完善禁烟设施与社会监督,确保创建成果长效保持。在此基础上,又选取试点建设成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1189户家庭,命名为包头市“无烟家庭”,进一步将无烟创建从单位延伸到千家万户,为全民健康环境营造树立了标杆。
成绩属于过去,使命开启未来。让我们以第37个爱卫月为新起点,继续汇聚全民之力,创新实干,书写“健康包头”“健康内蒙古”“健康中国”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