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军是松山区安庆镇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医生,也是松山区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的优秀选手。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医生,他也是我市医疗事业发展四十年的见证者。今天《我们赤峰四十年·“推介官”来了》将由他带领我们一起走进赤峰医疗步履铿锵的四十年。
松山区安庆镇中心卫生院医生 王俊军:大家好,我叫王俊军,是赤峰市松山区安庆镇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在基层从事医务工作的二十多年里,我治愈了许多病人,也见证了无数的生动变迁。
岁月如歌,四十年,赤峰医疗跨越发展,健康和安心成为了草原儿女最结实的底气。
卫生健康事业关系赤峰四百万儿女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从1983年到2023年,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四十年风雨同舟,披荆斩棘,砥砺奋进。1996年,我走上工作岗位,我的病人经常跟我说的话是,大夫,我过来一趟太不容易了,您快给我看看,这病得花多少钱啊。到现在,病人会说,谢谢大夫,有不把准儿的我再来。你看,大家看病方便了,有医保了,看病也有底气了,我觉得这是赤峰医疗40年最值得骄傲的成绩。
砥砺前行,四十年,赤峰医疗微末起步,科技和人才成为了医疗发展最长远的动力。
我亲眼见证着赤峰医疗卫生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早期群众看病的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到如今的“B超、CT、核磁共振”;从背着药箱穿街走巷的“赤脚医生”到互联网医院专家远程问诊;从条件简陋的乡村诊所到现代化的三甲医院……四十年的沧桑巨变,见证了赤峰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
从四十年前的昭乌达盟所拥有的24个医疗单位,到如今全市旗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达到48个,拥有11个三级甲等医院。从四十年前的11973名医疗工作者、8174张床位,到如今全市卫生从业人员和实有床位均达到当年的四倍。四十年,赤峰医疗不断壮大,建设的步伐乘时代东风迈向远方。
今朝璀璨,四十年,赤峰医疗乘风破浪,以健康为基底绘就幸福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成为党和政府施政的优先选项之一,赤峰卫生改革开启大踏步迈进阶段。“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健康赤峰”的理念也在塞北大地深入人心。
未来赤峰,健康你我,幸福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