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的亲们,谢谢您正在为我们拼着命
三月初的疫情,犹如当时的“倒春寒”让江城瞬间进入冰点,确诊病例持续增长,物资不断消耗,医疗资源捉襟见肘,吉林病了,从来不服输的共和国老工业基地,无耐地放下东北的硬气,不是我们向病毒低头,而是我们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必须全力以赴,不惜头破血流!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纷至沓来,我们感动着,默记着,这份恩情,必将盛报!
“呼”之即来,“吉”刻抵达! 3月14日,615名来自内蒙古由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市、通辽市、赤峰市等地市三甲医院的精锐医护队员组成的内蒙古援吉医疗总队搭乘六架包机,携带防护物资、药械耗材、医用设备来到吉林市,其中五支医疗队448名医疗队员落地当晚全面接管了吉林市第四方舱医院,在4个小时匆忙准备后,凌晨3时开舱收治病人1453名,创造了吉林疫情下的“内蒙古速度”。
我们不能忘记,风尘仆仆的内蒙团队从机场直奔第四方舱医院时的敬业果敢。我们不能忘记,精医仁爱的内蒙专家眼神里透露出的不畏险不畏难的坚定执着。那一夜,会议室的灯亮到天明,你们这些三甲医院里的医学精英,用双手托起了吉林抗疫的希望!我们感动,谢谢你们,为第四方舱的开舱殚精竭虑!
我们不能忘记,3月15日,那个静谧的午夜,第四方舱医院灯火通明,一辆辆救护车奔驰而来,带着对第四方舱的信任,带着对内蒙专家的信任,3点开舱!首批1400余名患者入舱治疗,厚厚的防护服下透着蒙吉一衣带水的深情!你们护佑生命、慰藉心灵,谢谢你们,为江城人民的安康保驾护航!
我们不能忘记,3月19日,舱内舱外临时党支部同时建立,托管医院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40名党员,7个临时党支部成立!内蒙古援吉医疗队197名党员,9个党支部成立!蒙吉两地237名党员迅速组成最坚固的战斗堡垒,带领舱内2000余名新冠患者众志成城共抗疫情!我们宣誓,在第四方舱,将疫情防控进行到底!
我们不能忘记,3月20日,为了让院感更加规范,感控专家们一次次进舱查看,一句句苦口婆心的劝诫,瘦小的身躯下竟有那么大大的能量,就像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大家,多一份安全就是对生命负责!”我们感恩,谢谢你们,为我们守住病毒最前沿的关卡!
我们不能忘记,3月23日,第一批治愈患者出院,你们开心的像个孩子,这么多天,我们第一次看到你们笑得那么灿烂,真的把第四方舱当成你们自己的家,把舱内的患者当成自己的家人,当你们一起喊出:“吉林加油,吉林必胜”时,我们泪目!谢谢你们,让我们看到胜利的希望!
我们不能忘记,3月24日,为了让病区管理更加规范,医疗团队快速启用电子病历系统,“即使我们只在这待一个月,一周,甚至一天,我们也要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一份病例,不熟悉,我们就从开始学,数据缺乏,我们就手录!”短短五天时间,第四方舱医院就启用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数据互通,便捷准确!各项工作建章立制,全面落实。我们敬佩,谢谢你们,为医疗的严谨不差分毫!
我们不能忘记,3月25日,随着出院的增加,病区患者越来越有盼头,志愿者们流下激动的泪水,护士小姐姐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为他们鼓掌,可谁能想到,这些年龄不大的女孩子们,都已经离家半个月,也曾累的流下泪水,也曾因为患者的不理解受尽委屈。“吉林,加油!”、“吉林终有吉临时”……她们写在背袋加油打气的语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内蒙古人民的深情。我们心疼,谢谢你们,正在为吉林拼着命!
我们不能忘记,3月30日,经市直机关工委批准,吉林市方舱医院首家临时党委—中共吉林市疫情防控应急第四方舱医院临时党委正式成立。蒙吉两地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三级组织体系汇聚疫情防控“红色力量”,形成坚不可摧的防疫战线联盟。我们坚信,党建引领下的第四方舱医院,一定能够在疫情防控一线擎起党的旗帜,彰显最强担当!
内蒙亲们!幸得有你们,山河无恙,幸得有你们,人间皆安。感谢你们硬核搬家式援助!你们把家搬来,以后吉林就是你们的家,往后每一个平安的日子,都是你们的功勋章!
微光聚星河,星火可燎原。感谢你们用使命托起生命,感谢你们逆风而来,虽然我们记不住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我们却永远记得你们来的方向,不论是马兰花还是萨日朗,内蒙古援吉医疗队的深情,我们永生难忘!
感谢你们!
为第四方舱拼着命!
为吉林拼着命!
为我们拼着命!
马兰花开时,
就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时刻!
我们共同企盼,山河无恙!我们共同鉴证,岁月安康!